cover_image

科普:走进地下水 认识地下水

江西省水利学会
2020年04月29日 00:31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也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

只有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人类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地球上有很多宝贵的资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地球上的水,带大家走进地下水,认识地下水。‍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水与地球

图片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均起源于水。水占人体重量的70%,婴儿体内含水达80%。

没有食物,人可以活大约1周左右,如果连水也没有,人只能活2-3天。‍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然而海水有13.68亿立方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6.5%,而淡水只有0.48亿千立方米,占地球总水量的3.5%。

图片
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地下水地对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中,有98.5%以地下水的形式聚集在我们脚下的岩石土壤中,而河流、湖泊中的水其实只占1.5%。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被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利用。
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水源。‍
图片


图片

二、看不见的地下水

图片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表以下土层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那么地下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地下水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水的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河流入渗补给);二是有存储空间。

水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地方,不同时刻以固、液、气三种形态出现,并在太阳辐射的驱动下相互转化。

图片

地下水的赋存空间是哪里呢?

要是我们脚下的土壤、岩石中没有空隙,也就不会有地下水了。

岩石中的空隙根据成岩类型可分为三类:松散沉积物(如土壤、砂砾石等)颗粒间的孔隙,不可溶坚硬岩石中的裂隙(玄武岩、花岗岩等),可溶的石灰岩被水侵蚀后的溶隙。

根据这些空隙类型,地下水就可以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了。

图片


图片

三、看得见的地下水

图片

图片

泉是怎么形成的?
地下水有进有出,动态平衡。泉水是地下水泄流的一种主要方式。
根据水流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歇泉和常流泉。根据水流温度,泉可以分为温泉和冷泉。
断层泉,承压含水层被导水断层所切,地下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样断裂上升至地表形成了泉。

图片

侵蚀泉,由于地形遭受风雨地表水流的侵蚀,造成被切穿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向地表溢出形成的泉。侵蚀泉多分布于沟谷或者山坡坡脚处。
“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敦煌月牙泉,低洼的地形条件是它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月牙泉处于两个冲积扇的接触部位,是沉积物难以进入的死角,形成了相对低洼的地形。
其次,气候干旱,风的侵蚀作用,不断吹蚀洼地,越来越深,地下水溢出形成了泉。

图片

包气带成泉,包气带中不一定只有透水性好的土壤和砂砾,本该继续往下面流的重力水就被截在潜水面以上。这些水无处可去,而且越攒越多,只能被迫沿着水平方向寻找出口。
这样的出口在山腰或岩壁上很常见,因为这些地方坡度较大,地形能够轻易让它们流出形成泉水。

图片

还有一种是岩溶水流出地表而形成的泉水,叫岩溶泉。石灰岩容易被水侵蚀,水在这里就像在自来水管道里一样,不用在岩石空隙中挤来挤去,流速比较快,就像地下的高速公路。
水不断地冲击,有的管道甚至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在里面走来走去。当水沿着管道向低地流动时,就会在地表破裂的地方形成泉,因为岩溶泉有个管道,又叫做管状泉。‍

图片


图片

四、珍爱地球、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图片

被污染的地下水

图片


常见地下水污染物质

图片

引发的环境问题

图片

我们可以为地下水防治做点什么?

图片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图片


来源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赵超

图片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西省水利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